武夷岩茶中的牛肉和马肉怎么分辨真***?
没法分辨,你说阳澄湖的大闸蟹和其他湖的大闸蟹到底有啥区别呢?马肉牛肉的就那么一点这么巧就到你手上了?喝到这种茶经济实力毋庸置疑,更重要的是社会关系,看看这片茶园到底是谁家的。如果是国家的就去找科研所的技术人员,给你捎带出一泡还有有可能的。
其余商家号称的通通是***,最多最多就是距这个坑,那个涧旁边的。即便是有了原料也不见得是个人做出来的就好喝。传统工艺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的,茶农和任何一个地方的农民都是一样的,核心制茶工艺他们不可能掌握,这和厨子是一样的,种菜的再厉害也炒不出御厨口感的菜。
原料,制茶工艺,储存,后期转化,是决定此茶口感的因素。并非牛肉就好,不是牛肉也并非不好,综合来看。
所以别人说咱就听,别人泡咱就喝,喝着好价格不贵就买点,喝着不好就换一家。至于是不是牛肉无需纠结。
对于喝茶,喝好茶没必要去讲究山场,很多商家就是抓着消费者的心态,其实武夷山不仅仅是只有坑涧的茶好,还有很多没有被炒作起来的山场。喝茶要多喝多听才会有提升。喝懂一个品种都需要数月时间去累积经验,更何况是喝懂一个山场。
马肉——马头岩肉桂
马头岩,这是武夷岩茶肉桂最负盛名的一个山场。这里空旷,阳光充足,土壤都是砾石。所以这里的肉桂香味霸气,岩韵十足,行业内的武夷山人都叫马肉。
(图为马头岩,白色房子就是马头岩道观)
牛肉---牛栏坑肉桂
牛栏坑肉桂“牛栏坑”,以其独一无二的山场、气候,成就其为“三坑两涧”的核心产区之一。更以“肉桂”出名,老茶鬼都以“牛肉”作为独特称呼,所有的牛肉都以传统古法炭焙工艺制作,以“霸道高香”俘虏了众多老茶客,为肉桂中的上乘之品。
(图为牛栏坑)
不同的山场,具有独特的土壤和微地域小气候,因此同类茶在不同山场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不过在同一山场的不同位置种植的茶叶,同样会具有不同的特征。
从这段绕口令一样的话我们可以看出来,岩茶的水很深……不同山场的茶自然有不同的韵味,可同样山场不同位置的茶还是有不同的特征,所以很难从特征韵味的点上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牛肉”,万一我喝的是“牛首”你喝到的是“牛尾”呢?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保证的,你拿一千块是能买到茶,但百分之两百买不到好茶。
这句话用在“牛肉”“马肉”上最合适不过了。
牛栏坑和马头岩是目前武夷山炙手可热的山场,经过某些茶商的运作,此两处的茶青水涨船高。例如牛栏坑,原本二三十的茶青,现在到七八百,这么核算一下,成本最低要在七八千左右,还不算人力物力,这是在茶农手里的价格,在茶商手里不翻几倍,茶商喝西北风麽?所以可想而知,真品的价格。再一个,山场山场,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场地,是场地就有面积范围,产量就是有限的,销售渠道麽……其实也是有限的。
比如我们之前的慧苑老枞,全年产量二十斤左右(精茶),在制作前就会有经销商来订好了,能流通在市面上的,价格也是大家所谓的“天价”了。茶厂手里剩下的也只是为数不多的量,没有渠道,没有哪个茶厂敢大量做这样超高品质精茶的(像孝文家茶这样做品牌的就不提)。
题主说的这个命题……嗯,比较建议先从中端品质的正岩肉桂喝起……几百块,能买到武夷山产的肉桂(茶青、制作都在武夷山境内的)已经很不错了,像我们茶厂的三仰峰(天游峰后面的山头)肉桂批发价都得千二……牛栏坑马头岩就不要有所期待了。
区分“牛肉”和“马肉”?没必要的。
如果确实对牛肉马肉情有独钟……牛肉的话,孝文家的牛首可以试试,至少百分之九十八都是真的(还有百分之二是我跟陈孝文也不熟,话不能说太满);马肉的话,嗯,我们茶厂还有一两斤的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