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糖0脂国家标准?
按现行规定,每100毫升饮料中能量小于等于17千焦,也就是约4千卡,就可以标称为“0卡”,而一瓶饮料有近500毫升。也就是说,理论上,这瓶饮料可能含有20千卡热量,同时它标称“0卡”却并不违规。而标称“0糖”的饮料可能确实没有蔗糖,却改用了甜味剂,反而更容易增加大脑对真糖的渴望,让人产生饥饿感,更不利于减肥。
虽然这款主打“0糖,0脂,0卡”饮料的厂家后来就宣传语引发误解道了歉,但大家仍然关注:明明是“有”,凭什么标为“0”?现行的标准为什么跟消费者的理解不一样?
近日,国家卫健委就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征求意见稿),新标准有望增加预包装食品对糖和饱和脂肪的强制性标识要求。
0糖0卡0脂意思是没营养吗?
大部分所谓的“0糖0卡0脂”的,是用“代糖”也就是甜味剂替代了蔗糖、白砂糖等传统的糖类。
“0糖0卡0脂肪”的饮料虽然并不等于0能量,但是相比传统饮料糖分、热量的含量确实少了很多,研究表明:长期饮用代糖饮料会影响肠道菌群,让人对甜的饮食更加渴望,进而影响人的饮食行为。甜味剂虽然没有热量,但人体会感觉饥饿,需要不断进食。
0糖0卡0脂意味着食物中没有糖分、卡路里和脂肪。虽然这些食物可能没有提供大量的营养,但它们通常被认为是低能量密度的选择,适合控制体重和血糖。然而,营养不仅仅包括糖、卡路里和脂肪,还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等。因此,仅仅关注0糖0卡0脂的食物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为了获得全面的营养,我们仍然需要摄入多种食物,包括富含营养的蛋白质、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0脂凉拌汁是真的吗?
零脂油醋汁有助于减肥。比较常见的,一些零糖、零脂、零卡的饮料,比如“带风味”的水或茶饮,可以偶尔拿来替代高热量的饮料或是寡淡的白开水。
比如鱼肉面条、魔芋凉皮、杏仁粉面包等等,因为原材料用的是魔芋这类接近零千卡的食材,这些食物也几乎接近零卡,偶尔用来替代部分主食,有助于减肥。需要注意的是,零糖≠零卡,零脂≠零卡,但反过来零卡=零糖+零脂。也就是说,真正的“零系列”产品应该同时符合零糖、零脂、零卡的条件。单纯的依靠零脂凉拌汁来达到减肥的目的是不现实的,还是要通过健身锻炼,合理运动,均衡饮食来健康减肥,不要盲目相信某一种减肥产品。
油醋汁真的零脂肪,油醋汁中是没有脂肪的,摄入体内之后不会导致脂肪堆积,不会形成肥胖现象。而且它的热量也比较低,每100克油醋汁之中只含有不到60大卡的热量。适量的吃一些油醋汁可以润滑肠道,还可以促进肠道内消化液的分泌,能够达到***减肥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这种油醋汁摄入过量可能会***胃黏膜,所以建议不要摄入过量。零脂油醋汁真的减肥。比较常见的,一些零糖、零脂、零卡的饮料,比如“带风味”的水或茶饮,可以偶尔拿来替代高热量的饮料或是寡淡的白开水。
无糖可乐的热量是多少卡?
百事无糖可乐在100克可食用部分的热量为0卡路里(0千焦),这在同类食品中较低。
每100克百事无糖可乐约占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健康成人每日总热量摄入量的0%。不过为了身体健康,还是建议尽量少喝碳酸饮料。
减肥期间,0卡的饮料就可以放心喝吗?
在减肥中很多人会开始注意产品包装背面的营养成分标示,这是一个非常好自我掌握营养摄取总量的方式。但有时候这些营养标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隐藏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
零卡饮料
就以最为人知的零卡气泡饮料零卡可乐来说,零卡路里、零脂肪、零糖份、零碳水化合物含量,当然也能够在所有标示零卡的食物中找到相同的信息。
在相较一般含有糖份、卡路里、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气泡饮料来说,零卡饮料可以说是像天使一般的被陈列在冰柜中,甚至在包装上还会有喝的健康等标语出现。
但是,询问任何一个营养师对零卡饮料的看法,他们可能都会一口同声地说那些包装上零卡的标语,并不代表对身体是无害的。
零卡饮料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零卡饮料是如何充满口感但又不含任何的卡路里、糖分、碳水化合物呢?这并不是魔术,而是添加了人工代糖。人工代糖有很多名字,最重的是它提供了零卡饮料中让人上瘾的口感,阿斯巴甜(Aspartame)是最多零卡饮料添加的代糖。
一般的饮料中含有真的糖,当然也带来相对的卡路里与碳水化合物。一克的糖大约等同于一克的碳水化合物和四大卡。在去掉了糖分后,这些饮料中的卡路里和碳水化合物将不再存在。
例如,一罐350ml的可口可乐大约含有140大卡、39克碳水化合物,这些几乎都来自于其中39克的糖含量。零卡饮料可以不具备任何卡路里、碳水化合物、糖,因为这些糖分都被代糖所取代了。但代糖其实比真正的糖来得甜,事实上在口感上代糖可能是一般糖的600倍。
代糖对身体的影响
但如果代糖没有任何的卡路里、碳水化合物、糖份、甚至脂肪,那到底为什么会对人体不好呢?又是如何负面的影响身体呢?
可能的原因为:这些代糖可能会混淆大脑,让身体产生真吸收糖分的机制。
大脑:身体正在吸收糖分了,我们需要消化它们。
当身体觉得正在吸收糖分时,会期待真的从糖分中转化产生卡路里(热量)。代糖所带来的甜的口感会***大脑,混淆大脑认为[_a***_]正在消耗卡路里、吃东西吧。
但如果长时间造成大脑的混乱,这样的情况经会引发胰岛素素乱分泌,胰岛素帮助将糖被身体吸收后转换成身体可利用的能量。如果身体已经满足代糖锁带来的***性糖份吸收,胰岛素将不会在当真正摄取糖时正确的的分泌,这将会造成血液中过高的糖分无法被吸收而造成血糖过高(Glycemia),此现象可会进一步地导致如糖尿病(Diabetes)或高血糖症(Hyperglycemia)。
再者,如果不断反复的混淆大脑,代糖效应让它以为真的要消耗卡路里,可能会造成身体产生过度饮食,因为大脑跟跟体在摄取代糖后并没有真正的得到卡路里、碳水化合物等,身体可能会产生强大的回弹反应信号,渴望摄取、消耗真正的食物能量。
最近的研究指出,饮用零卡饮料的受试者较一般含糖饮料的受试者,有着更高从额外食物所获的的的卡路里摄取量,为了补足消耗零卡饮料所产生的卡路里赤字(Deficit)。饮料中被刻意制成越少的卡路里,将可能会有更多的卡路里消耗从真正的饮食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