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孩子长高不长体重怎么回事?
- 1岁宝宝不长体重怎么办啊?孩子长高了,但体重三个月都没长?
- 孩子什么情况只长骨龄不长个?
- 12岁男孩只长高不长肉怎么办?
- 宝宝三岁了,确只长个子不长肉,营养吸收不好吗?还是长病了?
小孩子长高不长体重怎么回事?
一方面,孩子的基因和遗传因素会影响身高和体重的发育;另一方面,孩子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也会影响身体的成长。
如果孩子长高但不长肉,可能是因为摄入的热量不足或消耗的热量过多,导致能量不足,身体无法储存脂肪。
此时,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并适当增加运动量,促进肌肉生长和发育。
如果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且身体健康,那么不必过于担心。
孩子只长身高不长体重的原因可能是生理因素或是营养不良等导致的,具体如下:
1、生理因素:孩子只长身高不长体重可能是正常的生理因素导致的。这种情况一般是遗传原因导致的,有些孩子是会出现只长身高、体重却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的。这种情况可以继续进行观察,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的。
2、营养不良:孩子只长身高不长体重的原因也可能是营养不良导致的。这时需要可以检查孩子的喂养是否出现问题,孩子是否出现偏食和挑食的情况。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保证饮食均衡的方式,来改善孩子只长身高不长体重的情况。

1岁宝宝不长体重怎么办啊?孩子长高了,但体重三个月都没长?
一岁宝宝长个子了,但体重不长有可能是因为营养没有及时跟上所导致的,可以多给孩子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肉,牛肉,羊肉等一些肉类来进行营养补充,也要让宝宝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橘子,梨,葡萄,火龙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孩子什么情况只长骨龄不长个?
通过测骨龄能够预测孩子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现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异常情况。那么什么样的孩子需要监测骨龄呢?家长如果觉得孩子比同龄孩子个头矮半个头即5-10厘米以上,或者2岁以下孩子每年增高不到7厘米,4岁至青春期儿童每年增高不到5厘米,青春期儿童年增高不到8厘米,都需要警惕矮小症了,并带孩子到专科医院的儿科生长发育与内分泌专科就诊。如孩子身高确实明显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孩子身高,就需要及时测骨龄,了解孩子骨骺的生长情况并做其它相关检查。
通常情况下,孩子的骨龄与实际年龄是同步的,两者左右相差一岁以内。当然,也有一种特发性身材矮小儿童,其骨龄与年龄也是一致的。如果孩子的骨龄大于年龄两岁则可能提示发育提前(性早熟);骨龄小于年龄两岁可能提示生长障碍的一些疾患。任何身材矮小和骨龄异常的情况,家长都需要警惕,定期监测骨龄,根据需要及时干预。
孩子的身高是父母尤为关注的点,我们都知道孩子的骨龄决定着孩子长高的年限。当孩子只长骨龄不长个,意味着孩子的骨龄发育已经成熟,骨龄超前,导致孩子身高停止。
男孩和女孩的骨龄差别
男孩女孩生长发育可以从不同的两种年龄来计算,生活年龄和骨龄。骨龄代表着孩子骨骼发育的成熟度,能够及早准确的了解孩子都身体发育和性成熟趋势。
女孩都发育比男孩发育教早一些,大部分女孩骨龄在10~12岁,男孩12~14岁为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身高会突增,一年最少能够长8~12cm,随着骨龄的增长,身高会在两三年后变缓,最终停止增长。
测骨龄意义
3~10岁测骨龄,可以在早期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早治疗,通过调整饮食,对孩子身高进行干预。
进入青春期前的测试,女孩9岁,男孩10岁。能够检测孩子进入青春期的速度与发育水平。
因此,骨龄是反应孩子生长的可靠指标,密切关注,能够使孩子的发育达到最好状态,长高也就不是问题了。
12岁男孩只长高不长肉怎么办?
儿童长个子不长肉,可能是由于直系亲属个子比较高,所以儿童个子生长的也比较快,或者日常膳食结构比较合理,能够摄入充足的促进骨骼增长的营养元素导致。
不长肉可能是平时有运动的习惯,摄入过多脂肪后能够及时将多余的能量消耗造成。
宝宝三岁了,确只长个子不长肉,营养吸收不好吗?还是长病了?
宝宝应该怎么吃,相信这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然而,辅食喂养中的错误观念实在太多了,宝妈们一不小心就踩坑了。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坑娃的喂养误区。
不吃盐没力气?错!
菜不放盐怎么能吃,要吃盐宝宝才有力气…
很多老人家都有这种想法。但实际上,宝宝的心脏、肾脏等都没有发育成熟,过早吃盐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巨大的负担,不利于TA的健康。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摄入过多的钠,容易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
6个月以前的宝宝,所需的钠元素完全可以从母乳或者配方奶粉中获得,不需要额外吃盐;6个月到1岁的宝宝,所需的钠元素也可以从各种辅食中获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1岁以下的宝宝都不应在食物中额外加盐。
事实上,1-3岁宝宝每日所需的钠元素是700mg(相当于1.8g食盐)。各种水果蔬菜、肉类还有零食中含有的钠元素也完全可以达到这个量,额外添加食盐也没什么必要。
3岁以下的宝宝都应该不吃盐或者尽量少吃盐。
多喝果汁有营养?错!
宝宝不爱吃水果,很多家长都会把水果打成果汁,或者直接购买超市中的浓缩果汁喂给宝宝。觉得这样也能补充维生素。有的家长甚至会把果汁当水给宝宝喝。
事实上,宝宝是不适合喝太多果汁的。果汁的含糖量非常高,一杯苹果汁中就含有26g糖,大概相当于6块方糖。而AHA(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儿童每日的糖摄入量应该在25g以下。长期用果汁把果汁当水喝,很容易引起宝宝蛀牙、肥胖等问题。而且果汁不能完全代替水果的营养价值。水果榨成汁后,里面的膳食纤维已经完全被破坏了。
1岁以下:不要喂果汁美国儿科学会在指南中写道,1岁以下的宝宝不要喂果汁。1岁以上也应当尽量少喝。
1-3岁:每日喝果汁不要超过半杯
4-6岁:每日喝果汁不要超过四分之三杯
7-18岁:每日喝果汁不超过1杯
自制米汤比买的米粉有营养?错!
有的家长觉得市面上卖的米粉都含有添加剂,不如自己熬米汤给宝宝喝,营养又安全。
其实,自己熬的米汤才真的没什么营养。大米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而且都在米粒里,能融进米汤的营养很少。
配方米粉中含有宝宝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尤其是铁元素,7-12个月的宝宝所需要的铁99%都来自辅食,而米汤根本没有办法满足这个需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首先给宝宝添加富含铁元素的糊状物作为辅食,强化铁米粉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给6个月以下的小宝宝喂水?错!
对于纯母乳的宝宝,他们需要的所有营养,从母乳中就能获得。
对于人工喂养或者半母乳喂养的宝宝,配方奶粉在冲泡的过程中,本身就加入了足够的水。所以也不需要再额外喝水。
WHO***上这样写道:
配方奶粉在冲泡的过程中,本身就加入了足够的水。喝配方奶的宝宝也不需要再额外喝水。
宝宝的胃很小,额外喝水会占据胃里的空间,影响食欲,减少宝宝喝奶的量。
另外,宝宝的肾脏发育不成熟,代谢不了那么多水分,喝太多水,反而容易伤肾。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6个月以内的宝宝,不需要任何除了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液体,包括水和果汁等。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宝宝的识字经验,我家孩子3岁开始我就和他一起看书,但不会动的书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欢,后来我开始寻找动画类的教育材料,前后使用过多款早教类的应用,普遍存在广告频繁、在未知孩子学习效果的时候就开始收费,直到我发现了【猫小帅学汉字】应用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