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和尼泊尔有哪些美食?
我们经常去尼泊尔的人有这么一句话:到了***,觉得内地吃的是天堂;到了尼泊尔;觉得***吃的是天堂;到了印度觉得尼泊尔吃的是天堂。
作为美食来讲,尼泊尔的美食不多。
尼泊尔有一种用铜盘子装的食物叫做塔卡里,除了肉,其他的菜,米饭,无限加。如果你饭量够大,不用担心自己点了一份食物不够吃塔卡里也叫做哒噜巴,我们试过两种都点,没看出有什么不同。这个算是尼泊尔非常常见的美食之一。不同的餐厅做出来的感觉不同,丰俭由人,价格决定你的食物丰俭。
(图一 塔卡里)
喜欢素食的,有素食餐厅,你可以选择鸡蛋都不要,由于我不太会用手机排版,就选了其中一款素食图片,所有的图都是我们自己在尼泊尔吃饭拍的照片。
(图二 素食)
有两家鸡肉卷做的很不错,嗯,不是大街上哦,这个真的需要会找才能找到。发布其中一个鸡肉卷,非常好吃。
(图三 鸡肉卷)
披萨我们吃过几家,还是最喜欢冰与火这家,素食披萨有蘑菇、土豆,肉食披萨有牛肉、鸡肉。可以混合搭配。饭点儿总是在排队。
(图四 素食披萨)
作为尼泊尔网红酸奶,可以去试试,就是经常吃不好就会拉肚子。以前去杜巴广场的路上就两家,现在越来越多做酸奶的了。
(图五 酸奶)
momo也是尼泊尔常见的美食,就是我们中国的饺子,蒸饺。分牛肉、鸡肉。大部分都是现做,必须等着。有些店铺做的好吃,有些一般。
(图六 图七 现在momo)
尼泊尔的玛莎拉tea,嗯就是奶茶。现煮,加入一些香料还是什么,相对而言,越是大都市煮的奶茶味道越淡,有些淡的跟水一样。反倒是远一些的街巷,离开大都市,奶茶才有它本来的味道。
(图八 玛莎拉茶,哈哈!)
最后介绍一个尼泊尔小吃类型的美食,好吧,这家店铺没有人带,你都不知道怎么找。店里基本都是本地人,我们也是本地朋友带过去的。点餐用比划的,譬如舌头,你就把舌头伸出来,鸡胗,你就拍拍肚子。真的,这不是开玩笑,他们的菜单不是英文,尼泊尔语。一个字都猜不出来。当我们自己去的时候,还好店里有个聪明的服务员,帮我们点餐了。
(图九 尼泊尔当地小吃)
当然还有各种好吃的美食,还有中国餐厅。我手指头一个字一个字地敲,累疼了。哈哈!如果我在尼泊尔,可以带你去各种美食慢慢吃!
稻米是尼泊尔绝大部份的地方,包括加德满都谷地在内的主食。通常是煮来吃,再配上扁豆汤(dhal),炒菜时加一些佐料(主要是大蒜和红椒)。山区居民吃ampa甘裸,磨碎后和茶、牛奶或水混合,或是干吃――作为米饭的补充或代替品。在这个视牛为圣物的印度教王国里,牛肉是不准吃的,因为在印度教里牛是湿婆神的使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尼泊尔人平常很难得吃到肉,而有钱的人家才经常吃得起猪肉、羊肉、鸡肉和水牛肉。在尼泊尔餐厅为观光客所供应牛排与牛肉,都是来自山区的水牛和厘牛。 尼泊尔人爱吃甜的和具香味的点心,像是从糖浆里捞出来一样。例如桔雷比(ielebi)和莱杜(laddu),形状、包装各有不同,它们的材料和口味也就有所不同了。而饭后的奶茶是红茶煮成的,再加上牛奶或羊奶,有的会加入一点生姜。 产自谷地低海拔的水果在加德满都处处可见,价钱对游客而言,非常的便宜,但别忘记一定要经过冲洗之后再吃,以免得了痢疾,得不偿失。 尼泊尔有些地方已经发展出具有地方性色彩的食品。雪巴人现在以马铃薯维生,雪巴乡间引进的马铃薯改变了当地的饮食习惯,或烘或煮,花样多变。更精致一点的吃法是将生马铃薯去皮和佐料一起捣搅,放到热石板上像个大煎饼一样来烤,然后配新鲜干酪一起吃。中国***料理在尼泊尔山区广为流传,当然在加德满都也吃得到。 加德满都是尼泊尔的首善之都,而泰美尔(Thamel)更是加德满都最最热闹的地方,百分之九十的观光客都集中在这个地方,吃在这里,住在这里,每遇到三个人,可能其中一个就是来此地旅游的观光客。 来自不同国家的旅客造就了加德满都各式各样不同异国风味的美食,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有印度、意大利、法国、墨西哥、日本、中国***和尼泊尔本地等风味,真是美食主义者的天堂,而主要又是分布在泰美尔区(Thamel)的杜巴路(DurbarMarg)一带。 泰美尔区(Thamel)的异国餐馆集中而林立,口味绝佳、消费低廉、经济实惠,到尼泊尔旅游而未品尝这些令人垂延三尺的美食将是人生一大憾事。较高级的餐馆都设在酒店内或分布在泰美尔区(Thamel)的杜巴路(DurbarMarg)一带,餐馆内有音乐伴奏,布置美观,足以使旅客度过一个温馨而难忘的夜晚。 但记住当地餐馆所供应的白开水,还是少饮为妙。尼泊尔的痢疾十分流行,旅客最好喝未开封过的矿泉水、汽水或啤酒,总之,在饮食方面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