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幼苗怎么只长茎不长叶
、撒多了,于是长出了两个芽,是要拔掉一个,而且一个盆里最后留2-3株。
2、室内温度高,容易徒长,茎高叶少,应多点晒太阳。只有芽,情况反而好些。
3、农民大田育苗要40多天。然后移栽。
有可能是较高的温度造成的幼苗徒长现象。 夏季,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变小,如果偏施氮肥、浇水多,常使在此期内培育的番茄苗严重徒长,形成了高脚苗。
要想使番茄高脚苗由旺转壮,主要应做到以下两方面: 改直立栽为卧栽番茄高脚苗定植时要改直立栽为卧栽。卧栽是将番茄高脚苗的大部分茎斜卧栽到土壤中,只让其上部适宜高度的茎露在土壤表面。若直立栽,番茄不仅生长慢,病害多,而且产量低。
若卧栽,埋在土壤中的茎可以生根,形成发达的根系,增强植株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番茄不仅前期生长快,而且后期开花结果早、产量高。卧栽时要注意以下三点:要注意让苗的高度统一,避免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定植时最好使茎斜向北方,此后逐步扶正;埋在土壤中的茎上的叶片要除掉,以免在土壤中腐烂引发病害。 栽后管理要得当番茄高脚苗定植后,一定要加强管理。
一要拉大昼夜温差,低温炼苗。番茄高脚苗定植后,要加强通风,控制棚内温度,温度以白天25℃~30℃、夜间14℃~15℃为宜,中午温度过高时可适当覆盖遮阳网。二要注意控水控肥。一般番茄高脚苗定植后到结果前这段时间无须施肥,基肥也应避免用含氮量过高的肥料。浇水也不宜过勤,可改以前的每7~10天浇一次水为每10~15天浇一次水。
番茄不长是什么原因?
番茄的生长过程中,肥料是不可少的,而土壤的肥力也是很关键的,通常壤土的保肥效果比较好,沙壤土的保肥效果一般,沙土很容易使肥料和水分流失,这样就会导致土壤的肥力缺失,因此在种植番茄时不要使用沙土地,最好是使用壤土或是沙壤土,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土地,可以将土壤进行改良,在里面加入腐殖土或壤土地,这样可以使土壤的保肥效果增强,要是肥力不足就会使番茄不长个。
1.品种原因。有些品种各台果之间的大小差距不大,有些品种适合长期收获,可以结果到17~20台,而这一类***比较贵。普通的品种,每台果比前一台果要小,越顶端的果实越小。
2.肥料原因。植物缺乏各种生长元素都会造成果实变小,缺乏镁、锰、硼等元素也会影响到果的大小,另外施肥不当也会影响到果实的大小。
番茄苗长不高是什么原因?
1、土壤透气性差、根系环境不好,一般与土壤板结、黏重等有关系。
2、土壤盐渍化或酸化严重,导致定植后生长缓慢。
3、定植的深度过深,导致不发棵。
4、土壤病虫害导致的植株发育缓慢。
1、土壤无法满足植株正常生长的营养需求,肥力不足,最终导致植株的长势较差。
2、土壤透气性较差、盐渍化严重,板结化,导致植株的根系部位吸收养分能力大幅度下降。
3、在移栽的时候,幼苗的根系部位受损,从而导致植株养分吸收不足,影响到了植株根系吸收养分。
4、移栽的时候,根系处于氧气不足、温度较低的土层深处,幼苗定植深度过深,不利于根系的生长。
5、定植后,长期处于低温阴雨天气,植株的新根发得慢,老根扎得慢。
6、用于移栽的幼苗本身长势就比较弱。
大概有以下几种原因。
苗的营养没跟上,需要施肥或其他增加营养;水分不够,需要浇水;还有可能你在种植时小苗之间太稀也不利于苗长高;还有可能小苗杆上有分叉,需要去掉叉叫做打岔。
1、土壤肥力
壤土保肥较好,沙壤土中等,但是沙土肥料和水分很容易流失不,会导致土壤肥力缺失。所以种植可以使用壤土地、沙壤土地,不要使用沙土地,如果没有更多的土地,可以改良土壤,加入腐殖土、壤土。土壤肥力不足会导致不生长。
2、施肥不当
番茄的果实转色期主要是使用低氮肥、高钾肥,果实中含有的叶绿素到了药分解的时候,却不分解,是因为使用氮肥太多,这样叶绿素不分解,形不成茄红素。缺钾也会影响,光合作用会下降,影响色泽,代谢很慢,影响转色。这样较好是使用高钾的水溶肥,钾肥使用量应该是氮肥的两倍。也可以根外追肥,喷磷酸二氢钾来补充钾元素。
3、棚内低温
如果是冬季反季节大棚栽培,由于外界温度太低,会影响到内部的温度。又不能经常透风透气,空气不好,冬季阳光不强烈。果实结果后不容易生长,生长缓慢。对此,保持白天25度以上,夜晚15度以上,需要使用电来增温。天晴适当开天窗透风……
4、生长不均
可能是营养生长跟生殖生长不均衡,比如结果时候,但是枝叶徒长,太过旺盛,这样消耗太多营养,结果的营养不足,竞争不过枝叶,就会导致结的果实很小。这种情况,需要主蔓摘心,疏除侧枝,修剪一些弱枝,没有结果的枝条。这样生长可能会好很多,结果过多的,可以适当疏除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