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犊不爱长什么原因呢?
1、品种质量差
俗话说“母牛好好一窝,公牛好好一坡”,品种质量对牛犊生长速度的影响较大。首先说母牛,有些母牛体重仅有五六百斤,而有些母牛体重可达1300斤以上,所繁殖牛犊生长速度肯定有所不同;接着说公牛,***用杂种公牛进行本交肯定不如***用冻精冷配,而冷配又分为三六九等,国产冻精最便宜10元一剂便可以买到,而进口冻精好的却要高达上百元一剂,用不同公牛或冻精配种产出的牛犊生长速度同样有所不同。养牛户应尽可能选择品种好、个体大的母牛,例如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及安格斯牛等,体重最好在1000斤以上,另外尽可能选择好一些的冻精。
2、补料不及时
一些养牛户并不注重牛犊的补料,导致补料不及时或不合理,进而影响到牛犊的生长速度。牛犊7~10日龄开始可以使用具有香味、甜味的颗粒料进行开口,一般15日龄左右便可以正常***食颗粒料或精料,20日龄前后饲喂水泡软化的优质青干草,此时牛犊瘤胃还未发育完全并不能对粗饲料进行分解消化,但是适量喂一些柔软易消化的优质青干草可以促进牛犊瘤胃的发育,牛犊达到2月龄后便可以喂其他粗饲料或者跟随母牛进行吃料,不过劣质、霉变及酸性较大的精粗饲料不能喂,以免影响牛犊的消化。
3、断奶不合理
肉牛不同于奶牛,没有必要过早断奶,过早断奶牛犊体质差、易生病,会严重影响生长速度。一般情况下肉牛牛犊多选择5~6月龄断奶,断奶方式分为一次断奶和逐渐断奶,一次断奶省事但对牛犊的应激较大,易致牛犊断奶后的一段时间食欲差、易生病、长势慢,逐渐断奶虽然麻烦一些但对牛犊几乎无应激。逐渐断奶一般要提前7~10天进行,将母牛与牛犊隔栏分开控制哺乳次数,并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开始可以每天哺乳3次,而后每天减少1次,最后改为隔天哺乳1次,直至完全断奶。
4、管理不到位
牛犊相对于成牛而言适应性与抵抗力较差,因此必须精细管理呵护才可以,不可按照成牛的标准去管理。第一,做好牛舍内的卫生工作,及时将牛舍内粪污清理干净,并定期进行消毒,给牛犊一个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第二,做好牛舍温湿度的控制,冬季尽量使牛舍温度保持在10℃以上,夏季尽量使牛舍温度保持在28℃以下;第三,冬春季节天气较为寒冷的情况下,应在牛舍内铺设垫草,避免牛犊直接趴到冰冷的地面;第四,按照防疫和驱虫***,按时给牛犊注射疫苗和驱虫,以避免各类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
6个月小牛不长是什么原因?
一、断奶不合理:农户养牛多***取一次断奶法,断奶后立即上市,使子牛原来以母体为中心、同胞间共居、稳定舒适的生活条件突然发生改变,使其一时难以适应而影响增重。应当在断奶前5~6天,逐渐减少给子牛的哺乳次数,直至完全断奶。
二、补料不及时:子牛在哺乳阶段没能及时补料,断奶后不能很好进食,造成生长缓慢,发育停止。一般应在子牛10日龄开始补料,开始以香、甜、脆、易消化的饲料为主,以后逐渐改喂正常饲料。
三、饲料及饲养方法不合理:断奶后,子牛不仅吃不上母乳,且饲料质量也较哺乳期差,日喂次数也由断奶前的6~8次,急剧减少到日喂3次,这些剧烈变化使子牛的正常发育受到阻碍。因此,购牛时就要详细询问卖主对牛的饲养管理情况,做到饲料质量逐渐过渡,饲喂次数由多到少逐渐过渡。
四、环境条件变化太大:子牛断奶前以母体为中心,同胞间共居。断奶后,一般是一牛一圈,子牛短时间内不能适应这种孤独的生活,特别在冬季因寒冷天气而吃不好睡不好,容易生病甚至死亡。,在购牛时,要尽量的了解其原来的饲养情况,为子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饲养条件的变化要逐渐进行。
五、管理粗放:现在农户养牛一般是一牛一圈,有的牛吃食、睡觉、排粪在同一地点,加之打扫、垫圈不勤,造成环境污秽,卫生条件极差,特别是在冬季,很容易引起牛感冒、下痢等一系列疾病,对其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庆峰老师提醒养牛户在实际养牛生产中,可根据牛吃食快慢、性情好坏分群,以3~6头为一圈,这样牛争吃食,生长快。另外,要做好***工作,使其定点吃食、定点排粪、定点睡觉,保持环境卫生。
六、防疫、去势时间不正确:农户购牛多到集市,在购买的同时进行防疫与去势。这样断奶、防疫、去势三种不利因素一齐加到小牛身上,使小牛在很长一段时间体重恢复不过来,严重影响牛的正常生长发育,使其生长缓慢,形成僵牛。一般不留做种用的小公牛可在20日龄、小母牛可在30~40日龄进行去势,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可在牛30日龄前进行牛瘟疫苗注射,丹毒疫苗可在牛90日龄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