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奶粉"***?
谢谢邀请,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大头娃娃”又出现了,让很多人很揪心啊!对于这个***,我有几点看法:
第一,不法商家丧良心,光看中利益没把商品质量放在心上,目无法纪,不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心上。
第二,质检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失职。这样的产品怎么没拿去检验,怎么能流通进婴幼儿奶粉市场?
第三,家长的不用心。光听销售人员的介绍就敢买给孩子喝吗?孩子喝了一个月之后怎么不去做个微量元素检测?喝了几个月后怎么不去让儿科医生给看看孩子发育是否正常?有的孩子一岁多了,在就该添加辅食了,家长们如果辅食可以跟上,孩子们少喝些奶粉,危害会小的多。
第四,一些人不相信国货崇洋***思想的作祟。大概七八年前开始,国家质检部门对市场上的奶粉进行质量检测,一些洋奶粉质量不达标的也有的是,一些国产奶粉质量合格并被大力推荐。每年都会有新的奶粉检测榜单出炉,家长们干啥非得买那些洋文印刷的奶粉,说明书都看不懂。
喝国产优质奶粉,看看亲戚朋友家孩子喝的啥牌子的国产奶粉,再看看人家孩子的发育情况,最后进行选购。
第五,提倡母乳喂养。每年都有奶粉问题出现,每年都有部分奶粉被要求下架处理。有条件的家庭还是要进行母乳喂养。安全放心啊!
这么说吧,“三聚氰胺”***和“倍氨敏”***虽然都是食品安全***,但无论性质还是影响范围都不一样!
“三聚氰胺”***的问题主要出现在生产端或者说生产企业这个源头,涉及到国内多个品牌,影响的小孩遍及全国4万多人,本质是是一场生产事故!
而“倍氨敏”***的主要影响来源于湖南郴州的一个母婴店,主要是店员违规将“倍氨敏”这款固体饮料当作奶粉推荐给婴儿家长,造成多名孩子影响不良,出现“大头娃娃”的症状。
相对于前者,后者影响范围相对较小,本质上是商家为追逐利益而泯没良心的违法行为。
这里暴露出来两个问题:
一是店员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不强,不知道违规推荐销售的会导致违法;
湖南郴州再现大头娃娃!喝的奶粉竟是饮料,多名宝宝已患上佝偻病,发育不良
多名家长表示在购买奶粉时,店员将“倍氨敏”推销为“特医奶粉”。“特医奶粉”是指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黑心商家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奶粉受害家长发声:曾有医生开处方让孩子吃半年!涉事医生已被停职,停职就完了??没有刑事责任吗??这不是毒杀小朋友!?
很多地方的医生在外通过这些方式赚外快,只要事情不闹大,根本无人敢举报。医患关系现在为什么会这么紧张,或许跟这个还是有关系的。
这整个利益链的循环让人细思极恐。人真的是可以为了钱不择手段,医生推荐患者到某某药店去拿什么什么药,明明医院里是有药店的,还被推荐到医院之外的药店去购买,在外的药店会留下你的处方单,并保存,因为处方单上有医生的姓名,谁推荐病人拿药,该医生就会得到相应的提成,病人由于看病的心情迫切,并没有想为什么要这样,只知道听医生的话就好了,完全被医生牵着鼻子走!
记得朋友怀孕的时候,就被医生推荐去某某大药房去拿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营养品,包括最贵的一种——叶酸,其他的还有各种补血药,维生素,价格惊人,一盒叶酸净要400多,由于是医生开的单子,并没有写价格,于是朋友就这样坑了一大笔!
有了孩子之后,母婴店又会从医生这里下手,买奶粉,拍***,洗澡游泳等!作为一个医生连最起码的职业道德都没有了! 连孩子都不放过,只知道挣钱,挣得这些黑心钱!***奶粉***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还有黑心商家曾经利用宝宝的出生证明换奶粉,很多宝妈们心动了,但是谁知道那奶粉有没有合格检验,作为家长,宝宝的健康比自己的健康看的还要重要,经过此***,希望宝妈们,家长们多长个心眼,尤其是宝宝喝的用的,是不是最好的,不要造成终身的遗憾!有时候,真的要有一双辨别是非的眼睛,谨慎处理孩子的问题,孩子哭了闹了,不要以为医院是万能的,平时要多关心孩子,多注意孩子有哪些变化。
医生和商家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法律能够调查出这背后涉及的关键人,给各位家长们一个交代!!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