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小吃biangbiang面怎么写?
由于biang这个字无法输入电脑,所以用图片的形式解答,下图为这个字的写法:
关于这个字的写法,有一个口诀: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了车车走咸阳。
Biángbiáng面是陕西关中特色传统风味面食,是传统的陕西裤带面。因为制作过程中有biang、biang的声音而得名。
特指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通常手工拉成长宽厚的面条。由上等面粉精制而成,用酱油、醋、味精、花椒等佐料调入面汤,捞入面条,淋上烧热的植物油即成。
陕西十大面条浆水面?
浆水面是以陕西及西北地区民间特产浆水为佐料水烹调出来的面食。
浆水是一道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菜,相传始于秦朝末年。
用油菜、包菜、芹菜、曲曲菜、萝卜、土豆、黄豆芽等为原料(还有其他原料,依口味习惯选择一样,也可以是几样搭配而作),在沸水里烫过后,拌以少量面粉,加温水,酵母发酵而成。
其中油菜浆水、芹菜浆水为上品。
在陕南一带有专门制作浆水的蔬菜---油菜浆水菜,又称辣菜。
— 食材清单 —
食材
面条100克,油50g,葱5根
— 烹饪步骤 —
1· 小葱改刀葱花,韭菜切段,浆水菜切段
2· 热锅凉油50g,炸辣椒
要把辣椒掰开,辣椒籽炸香。
3· 辣椒焦***后下葱花和一勺盐,盐会让葱花入味。
4· 加入切好的浆水菜炒一炒
5· 冲入一碗浆水,烧沸凉凉待用
6· 锅中放油 ,油热炒韭菜,加盐稍微翻炒。保持碧绿。
7· 煮熟面条,加做好的浆水汤头
8· 加韭菜和油泼辣子,就可以吃啦
陕西的有名面叫什么?
陕西的面食历史文化非常悠久,陕西关中自古以来就被称为“自然粮仓”,陕西的面条制作工艺多样,面条品种丰富,陕西人的祖祖辈辈也发明出了无数种面条的吃法:
臊子面
臊子面是陕西关中平原一带的传统特色面食,为西府名小吃,臊子面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周代时臊子面就以尸祭制度的“竣余”礼仪出现在祭祀活动中。臊子面作为陕西的风味小吃,品种多达数十种,有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入口柔韧滑爽,其中以岐山臊子面享誉最盛。臊子面的特点是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面汤油光红润,味鲜香浑厚而不腻。而岐山臊子面乡土风味尤为浓厚,以酸辣著称。一碗合格的岐山臊子面应该具有“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的特点。
梆梆面
梆梆面是陕西汉中市的特色面食,传说当年刘邦封王汉中,到汉中时已近黄昏,仓促间厨师缺少厨具,便使用士兵的矛杆擀面,“砰砰梆梆”一阵热闹,做成面条,丞相萧何见此情景便趣命为“梆梆面”。也有一说,旧时汉中小贩沿街叫卖梆梆面,多使用木制梆子敲打面条,取其梆梆之声,故名“梆梆面”。正宗的汉中梆梆面,不是手工擀制的,而是用木梆敲打而成,使其薄如纸片,光韧十足,讲究“一张纸,切成线,下到锅里莲花转”,再加以秘制汉中辣椒油、凤椒、城固生姜、葱、香菇酱油、香醋等为主做成汤底,加之鸡骨、大骨熬制的回汤,着青蒜苗或葱花,一碗香醇爽口的梆梆面便制作完成。
油泼面
油泼面是陕西极具地方特色的面食,又叫扯面、拽面、抻面、桢条面、香棍面等。制作油泼面时,将手工制作的面条煮熟后捞进碗里,将葱花碎、花椒粉、盐等配料和厚厚一层的辣椒面放在面上,用热油浇在调料上,随后调入适量酱油、香醋,再辅以腊汁肉、西红柿、鸡蛋等,面条红亮柔韧,口感鲜香麻辣,因其关键工序就是油泼,故称油泼面。
陕西黄花面是什么?
这是一种很简单的面食呀,就将平时的面做好,然后加入黄花菜就可以了,黄花菜你都话需要提前清理好,然后放到锅中炒制加入调料,这样子出来的黄花面比较好吃,我个人还是挺喜欢吃黄花菜的,营养价值也挺高 ,如果把黄花菜加到面里的话,面的味道也更好了。
西安最好吃的陕北羊肉面在哪?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陕北羊肉面在陕北各县也是有些许不同的,主要不同在羊肉的产地和羊肉臊子的做法上,面粉和关中的面也有些不同。
先说羊肉吧,陕北羊是以山羊为主,这和我们平时见的绵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一只山羊连骨带肉一般重20斤左右,绵羊可就重的多了,80斤也是很常见的,所以山羊肉贵。陕北人一般吃的都是一年大的公山羊(羯子)。陕北山羊分圈养和放养(国家2009年开始禁止放牧,但农村还是有大量的人偷牧,像艾蒿卯、麻黄梁等很多地方的野草里有大量的地椒草,吃这些草的羊真的好),山羊很奇怪,纯饲料喂养会生病(拉稀),所以必须上内蒙买草,可是买回来的草一斤都高于7毛了,比本地玉米都贵了。所以即使是圈养的,也都是谷物、草料、饲料混合喂养。还有很多农户家会拿苹果和桃子喂羊(陕北很多地方的苹果真的是烂到地里都没人捡的)
羊肉的做法上其实挺简单的,羊肉切块(有切大块也有切小块的)泡水,把血水泡出来,多泡几遍,这里有个小技巧,把羊肉在开水里过一遍捞出后用刚才煮羊肉的水过滤一下再炖(原因我也不知道,我奶奶就是这么做的,出来的味道就是好)。接着就是放红葱、姜片、辣椒、花椒、盐、地椒叶(红葱和地椒叶这个在西安真的是买不到,我找过很多地方,都是每次从陕北回西安自己开车拉一麻袋,红葱的味道特别大,拉一次车上的味道一礼拜散不掉)。陕北北部还有拿风干羊肉做臊子的。炖好的羊肉可以直接当臊子,也可以和土豆块再炖一下,有些地方会加豆腐、粉条、豆角、西红柿。
面粉其实很多人都没在意过,陕北在地理位置上离宁夏和内蒙近,所以一般吃河套平原产的面粉,河套平原气候寒冷一年有五个半月冬天,小麦生长缓慢,产出的面粉特别筋道,西安的面粉一般是本地和河南面粉,口感差别还是很大的。陕北羊肉面有白面、荞麦面、豌豆面的(我最爱吃豌豆面的)。
羊肉面是陕北每家人都会做的,还有就是这两年也有新改进的做法,把整块羊肉下锅煮熟,捞出后切片,面条出锅后浇上炖肉的汤底,放上羊肉片(和牛肉拉面的做法很像),这种做法也是别具风味。
最后要说一下如果要把上面说的材料都搬到西安来,这碗面是便宜不了的,在陕北羊肉面也便宜不了,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找陕北朋友去他家蹭吃,因为他们有办法把这些材料找齐。